河長制信息化系統由業務管理系統、河綜合指揮中心和前端監測站網組成。各級河長制管理單位,在前端水域和水利工程管理等單位按需設置前端監測點,包括圖像視頻監測站、水雨情自動監測站、無人機系統、單兵巡查系統等。
監控中心和前端各監測站通過“河長專網”連接傳輸,再通過與上級單位的聯網,構成一個多級聯網的“河長制”聯網系統。同時租賃運營商云存儲平臺,實現河長制綜合數據異地備份,確定數據安全,保障平臺有效運行。
以B/S架構設計,采用先進的技術路線,確保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兼容性,后期根據新的需求擴展新的功能模塊,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。
系統總體架構分為五層,包括基礎層、數據層、服務層、應用層和接入層。
利用信息化手段著力解決信息共享不及時、河湖檔案難建立、問題處理效率低等問題,為河湖水生態安全提供信息化保障。
標準規范建設:包括河湖數據標準規范、數據接入規范、信息共享規范、系統使用制度規范。
數據資源建設:全面整合河長制信息平臺建設所須的各類基礎數據和動態數據資源,建立數據持續更新機制。
應用系統建設:包括河長制綜合業務系統(web)、河長通(App)、微信公眾號。
沙盤制作整個區域,展現市內的河流和水庫,可用流水燈光來演示(或者真水演示),展現每條河流內的監測點和河流灌溉控制閥門,以及河流水質監測傳感器等。
采用成熟、可靠、先進的視頻技術,實現上與省廳連接,下與縣區工作機構視頻系統互聯互通,保障省、市、縣的視頻會議、培訓、會商等工作的開展,重點圍繞“視頻會議、視頻培訓、視頻會商、視頻應急指揮調度”等四個功能進行建設。
語音轉寫系統(一體式)旨在進行基于會議場景下的新型語音轉寫技術的應用,實現會議過程中音頻實時轉寫成文字,輔助會議記錄人員進行紀要的整理與校正,實現快速成稿。
數字會議系統會議程序簡單化、功能多樣化,能夠對會議實施控制、管理,包括聲音傳送穩定純正,討論清晰有序,使整個會議形式具有高效性。
會議室每個座位設計1臺智慧無紙化觸控桌面,智慧無紙化觸控桌面搭配1臺智慧無紙化會議終端主機組成一套完整的無紙化會議系統,同時設計一臺智慧無紙化會議控制主機,作為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中心。